6月18日下午,等观——刘旭光当代艺术展在学院尚林美术馆开幕,33件充满质感的艺术作品与师生见面。学院院长陈君静教授出席开幕式。仪式由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梅法钗教授主持。
陈君静表示,学院尚林美术馆是宁波市高校首家独立建设的美术馆,可同时满足当代绘画、数字艺术、装置艺术以及设计艺术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展览,已成功举办多场展览活动,社会各界关注度高,反响热烈,充分体现了科院设计艺术学院的办学特色和成果。
他认为,艺术是人类思想的魂和根。艺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展现:一是展示,没有展示,人们就不能对艺术进行解读与理解;二是交流,交流使得艺术成为人类思想之根。我院尚林美术馆有幸成为各位艺术家思想碰撞和思想交流的地方。“等观—刘旭光当代艺术展”必将深深影响着科院师生们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追求。
本次艺术展策展人杨大伟表示,刘旭光教授实现了创作和教育的相互反哺,是媒介艺术的先行者。他希望师生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带着艺术的梦想,成就自己的艺术人生。
管怀宾表示,此次展览提升了尚林美术馆的国际化水平,带给了观众们更多的全球视野。师生观众也必将获益良多。他希望同学们始终怀揣梦想,继续在艺术的领域中不懈追求。
张维萍认为,此次展览蕴含着无穷的艺术内涵,将为师生们的艺术人生道路带来重大的影响。一直以来,科院和宁波美术馆的交流非常密切,在宁波美术馆展出的学院师生的作品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她期待未来宁波美术馆和高校有更多的合作。
刘旭光表示,本次参展的作品大多面向青年学生,作品的题目均与传统思想有关。他希望,从古人走过的路和生活的空间中找到可能性,带着当代的问题在历史中寻找答案,从历史的角度与历史的脉络景观中培养学生们直观的感受。
当代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管怀宾,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知名当代艺术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旭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大伟,艺术家、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李伟,慈溪市文联主席张巧慧,作家黄石,宁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黄易锋,学院特聘教授岛田文雄、周剑石等参加开幕式。
此次艺术展将持续至9月16日,欢迎广大师生前往尚林美术馆参观。
新闻多一点
刘旭光,艺术家 1958年生于北京。 清华大学美术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刘旭光早年留日并接触物派艺术,研究东方思想在易经的数术和阴阳维度空间中得到启发创造质觉美术理论,在当代艺术体系中探索形质与介质的语言和视觉中的可能性;从视觉的物质性媒介到数字媒介表达方式中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索。并以质觉理论为基础指导创作;1993年完成「天地」系列绘画作品,1997年创作「天眼」绘画装置作品,1999年创作「悬空界」绘画装置作品,2004年至2019年创作「痕迹」系列绘画作品。以数字媒材做介质2004年创作影像作品「墨滴」,2010年创作「我」数字交互影像作品,2011创作影像作品「墨核」,2013年创作介质电影「没片」、2014年「衍场」系列绘画作品、2016年「顿质」系列绘画、2018年创作装置作品「衍场——圆堆」、2019年创作装置作品「衍场——磁场」「衍场——炎帝的怒火」「老阳儿望着太阳消失后的夜晚」,在国内外参加重要的主题性双年展及群展,并在中国、日本、美国、芬兰、科摩罗等国家举办以质觉概念为主题的个展。著作:「论质觉」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质觉个案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新媒体艺术概论」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