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周巷校区于6月20日下午,在3号行政楼308会议室召开智能家电特色专业集群建设启动会暨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特邀专业集群研究领域权威专家、苏州工学院教授顾永安,周巷镇常务副镇长蔡孝直,月立集团党总支副书记、管理中心总监余杰,华裕集团企管中心总监汪日葵等高校、政府及行业专家参会指导,共同为周巷校区人才培养出谋划策。副院长应建华,院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罗思明出席会议,会议由周巷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鑫主持。
会上,周巷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周巷校区办学情况和校区智能家电特色专业集群建设思路;二级学院专业系主任系统汇报集群内各专业建设情况,以及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企业方指出当前智能家电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周巷校区采用集群建设模式,能够整合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蔡孝直强调小家电是周巷的核心产业,希望校镇企共同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推动智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顾永安充分肯定了周巷校区围绕小家电智能智造产业进行“以链建群”的专业建设模式。他指出在初创阶段,一方面要明确专业集群建设的组织架构,建立合理的沟通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入产业调研,重构课程体系,组建专业集群内各专业共建课程模块和各专业共享的实验、实训、实践、实习基地与平台资源,实现集群内师资调配使用的相互贯通与相互支撑。
应建华在讲话中强调,周巷校区建设是学校当前发展的重中之重,更是打造应用型教育标杆的关键试验田。各专业需紧扣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建设需求,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企业一线,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实践中学习成长。同时,要深入开展产业链调研,精准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构建科学的岗位能力分析模型,绘制出贴合产业需求的精准人才培养画像,为智能家电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罗思明在讲话中提到,首先要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传统育人思维,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其次,要实事求是,认真做好周巷企业的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产业发展现状,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第三,制定长期与短期的协调机制,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既具有前瞻性,又能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周巷校区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点,周巷校区将继续以小家电智能智造为引领,探索“校镇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打造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周巷样板”。
教务部相关负责人;人文、信工、机械、艺术等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周巷校区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