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地方大学教育研究分会、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协办,黄河科技学院承办的“融合・创新・赋能——构建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研讨会”暨高等学校产教融合课程体系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院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罗思明应邀参会并作《深耕产教融合 锚定转型发展》的主旨报告,展示了我校在产教融合工作的关键举措、最新成效与前瞻思考。
罗思明在报告中指出,作为国有民办的独立学院,我校深耕产教融合来推动学校深度应用型转型。学校由此探索形成四大关键举措:一是从领导组织和基层组织层面深化组织变革、二是建立产业学院、产业班、校企研究中心等构建产教融合体系平台,三是从应用型专业、学科到周巷校区等整体推进,四是构建全面系统、有效的校企深度融合体制机制,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解题智慧。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刘林、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北京大学教授、兰州大学原校长严纯华等国内多位知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围绕主题作主旨报告,涉及建成教育强国背景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教育强国建设中民办大学的使命重构与生态位跃迁、AI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机制变革及其意义等内容,从宏观战略与微观实践层面剖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黄河科技学院、合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代表也分享了各自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建设、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展现了不同高校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成果。
来自全国26省200余所高校六百多名领导及教师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