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图片新闻

更多+

即刻开学!启航新旅程

作者:刘思源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4-03-03

盛装!盛况!盛情!启航2024,科院正...

作者:江佳敏 巫莹颖 黄嘉琪 张玉婷 陈锦涛 杨灿灿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3-12-30

2468斤!师生化身“捕鱼达人”畅享“...

作者:应敏健 郑子轩 甘志远

发布日期:2023-12-28

考研正当时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7

在科院 邂逅“她”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4

凝心聚力 引航前行 | 学院全体行政...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4

消防进校园,防患于未“燃”

作者:陈嫣雨

发布日期:2023-12-02

舌尖上的科院

作者:周佩颀 陈心怡

发布日期:2023-11-28

筑梦甬上、职引未来,寻找令人心动的...

作者:黄尧煌

发布日期:2023-11-10

帧帧精彩!科院运动会“燃”到我了!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1-04

儿童文学作家吴新星:明月夜,倚南窗,她构建了一个古典美的文字世界

作者:李燕妮 2018-04-19
阅读:1966

人物名片:吴新星,儿童文学作家,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1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她从大学期间开始创作小说,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友》、《通话世界》等刊物发表作品60余篇,曾获《儿童文学》擂台铜奖、《儿童文学》金近奖,作品多次入选《儿童文学》年选。2017年4月,作品集《玉簟寒》由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2017年7月,作品《苏三不要哭》摘得“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二等奖“银葵花奖”,为宁波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儿童文学作家;2018年4月,《桐花落》获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985篇稿件中仅有3篇获此大奖)。


青铜葵花颁奖典礼现场(吴新星 中)

自小便是一个安静的孩子,最喜读书

       吴新星出生在宁波海曙龙观乡的一个小村庄,那里地处四明山麓,风景秀美。
    每年暑假,吴新星都和妹妹都一起到山里的外婆家去消暑。郁郁青青的竹林里有溪涧与水潭,里面蛰伏着石斑鱼和小蟹。


 

四明山麓

大概是大自然山水的滋养,相比喧嚣的都市,吴新星跟喜欢静美淳朴的乡村,这种审美取向也影响到了她的创作风格。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魂牵梦萦的地方,我的,在江南,在水之湄;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心念念的欢喜,我的,是婉转濡软的水磨调,是富有灵气的花花草草……我与它们遇见,在前世今生。”

                   ——吴新星用这段文字为2012年《儿童文学》擂台赛第一期“遇见”破题

吴新星的文学启蒙大概来自舅舅的小书柜,她在舅舅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装满了小人书的柜子,她常常守着这个“秘密宝藏”,在屋子里静静地看小人书,图文并茂的《西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是她的最爱。

大量的课外阅读培养了她较好的语感,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她的作文被老师抄在黑板上当做范文让大家学习,这也让她第一次在写作上找到了成就感。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和妹妹一起看舅舅带来的旧报纸,发现《宁波晚报》的《小记者周刊》上有一个连载故事,是李建树的《顽皮小子》。吴新星和妹妹一边看一边笑,看了还不过瘾,她们小心翼翼地把文章剪下来,贴到一个本子里。姐妹俩还为了这本《顽皮小子》剪报的归属权抢了起来。最后,吴新星把这本《顽皮小子》剪报让给了妹妹,她自己把这本剪报从头到尾抄写了一份。那个夏天,吴新星趴在楼梯口的转角处,借着花岗石台阶沁出来的一份阴凉,用钢笔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端端正正地抄写。至今她还珍藏着这本手抄本。吴新星说,《顽皮小子》是她读的第一部现代儿童文学作品。

用文字留存传统古典审美的一脉馨香

       如果说童年的阅读爱好为她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大学的专业训练则为她的创作插上了翅膀,她可以尽情遨游于古今文学经典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属。

       高考填报志愿,吴新星选择了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回想大学时光,她非常感激老师们在阅读与写作上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老师的课,我至今记忆犹新,像傅明善老师的唐诗学、李光龙老师的现代文学等。”吴新星说,她还会去宁大旁听心仪的课,如李亮伟老师的红楼梦研究等。



    “大学最美好的时光,就是阅读的时光。对我来说至少是这样。”吴新星说。她对古典诗词的喜爱非同一般,在图书馆里饱览各类古典诗词选集,曾把纳兰性德的词抄了一遍,后来她研究生就读宁波大学古典文学专业,这些对她的写作有很大影响。她的小说仅看题目《玉簟寒》、《采菱曲》、《湘竹泪》、《满庭芳》、《青丝剪》、《桐花落》……都有古典诗词的韵味。

“三月,乳燕斜斜地飞,细雨溟濛地下。此时正是下菱秧时。

 ……这时菱花也次第开了,浅紫乳白,星星点点缀在深绿暗红间,像旧时女子眉间的一点红胭脂那样地缀着。真个是:丛丛菱叶随波起,朵朵菱花背日开。”

                                       ——吴新星《采菱曲》,发表于《少年文艺》(南京)2010.七八合刊

  

除了古典文学,她也非常喜欢沈从文、汪曾祺、张爱玲的作品,《苏三不要哭》这个题目,便源自张爱玲散文中的一首歌曲名。

大二的时候,吴新星看到《宁波晚报》上有一个“老宁波”板块,其中一期文章介绍木匠这个老行当,她小时候看过木匠做工的场面,读来觉得非常亲切,她也开始写她记忆中的木匠。

     “木匠手中握住刨刀的两个手柄,往一段木头上轻轻一推,薄长的刨花便从刀口吐出来,卷成一柄浅黄色的如意。又一推,刨花轻轻落下,成了一朵散发着木香的素色祥云。”

                                          ——吴新星《樟木红 竹叶青》,这是她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吴新星写的第一篇小说《樟木红 竹叶青》用短短6000字的篇幅讲了一个木匠家的女孩阿招和竹匠家的男孩竹生的故事。

那会儿恰好妹妹带回一份《儿童文学》样刊,她翻翻很喜欢,在妹妹劝说下,她试着把这篇小说投给《儿童文学》,很快就收到了准备刊用的通知。受到鼓舞的吴新星,又写了一篇以养蚕为背景的小说《畹九》,讲养蚕的女孩畹九和放牛娃百顺的故事。这一篇也被《儿童文学》录用了。

 后来,吴新星又陆续发表了《采菱曲》《玉簟寒》等以旧时风物为背景的作品。《采菱曲》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女孩子采莲嬉戏图。《玉簟寒》讲述的是篾匠的儿子小三随父亲到农家住家做活时,与农家女孩青凤两小无猜的交往故事,这篇小说发表后获得了《儿童文学》擂台赛铜奖,第二年又获得了儿童文学金近奖。

        在多年阅读与写作中,吴新星发现自己对传统文化、古典文学发自心底的热爱。比如老行当,她曾写过苏绣、调丝、评弹、京剧、梳头姨娘、木匠、篾匠、养蚕……她并不是刻意地向读者展示老行当的美,只是出于她单纯的喜欢,觉得里面有故事呼之欲出。  

令人惋惜的是,很多老行当已经销声匿迹了。同时消失了的,还有那一段静玉般缓缓的光阴。我愿意做一个文字上的摄影师,记录那些消逝的美好。如果让人明白曾经的老行当是怎么回事,我很高兴,我能够把事情说得明白;如果我的文字能够触动人,让人对那段光阴心向往之,那便是我最大的荣耀了。吴新星这段话说得动情,听者也动情。 

吴新星的创作是与当下保持距离的,她用文字留存传统古典审美的一脉馨香,正如评委对她小说《玉簟寒》的评语:

获奖作品《玉簟寒》让人性的纯美在清新的叙述中缓缓流淌,这是一篇向优雅的文学传统致敬的小说,面对喧嚣的生活,它始终坚持一种从容而舒缓的艺术舞步。

 

        只为那一份寂静欢喜,不经意间身后繁花盛开

        儿童文学作家小河丁丁这样评价吴新星:新星写文章就像一位水乡女子在雨打梧桐的窗前低头绣花,她一针一针绣呀绣,不在意自己绣了多少,她的东西不是卖的,是绣好了自己欢喜,顶多和好姐妹交换着看。她慢慢地绣,不知不觉春雨润了春衫,鸟儿唤来了彩虹。

     用绣花比喻吴新星的写作,确实贴切。她的文字细腻、雅致,非常注重描述的准确性。为了做到这一点,她会严谨地查资料、做笔记。 

 吴新星的不少小说都与当下有点距离,甚至故事的发生地,她说不定都未曾踏足。“每一次创作,仿佛是一场戏,自己是导演也是演员。”吴新星说,这就是文字所赋予的力量。她虽然没有到过客家,没有亲眼见过美丽的桐花。但是通过《桐花落》的创作,五六十户人家聚族而居的围屋、开满白花的桐树林,已经深深地烙在她心里。“就感觉自己在那里生活了几年。”

他们居住的围屋前不远处,有一口腰圆的池塘。池塘的水面明晃晃的,跟镀了一层银似的,分外招眼。不,是镶了绚丽的螺钿:金红的云、蓝紫的天,灰褐色的屋的倒影,烟青色的远山,还有绿得蓬勃的近树和草丛。男孩欢呼道:“哇,真好看。”秋葵说:“待会儿等太阳落山了,月亮出来了,更好看呢。”男孩有些不信:“天黑了有什么看头。”秋葵辩解道:“真的,那时候池塘的水映着月亮,映着星星,闪闪烁烁的,我看了都舍不得回家了。”听得男孩也有点神往,又问:“你几时来看过?”秋葵说:“往年夏天,我姐姐经常带我到池塘边来乘凉。”秋葵说完,就低低地唱起来:“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

……

两人沿着山路,缓缓行来。一路翠色鲜明,野花灼灼,看不尽的春日景致。不觉经过一片开满白花的树林。那白花开得有碗口大,花色素白,有如鲛绡裁成,白玉琢就。唯花心一点胭脂红,更显得花的清丽。这一朵朵、一簇簇,覆满树冠,像云,像雪,像白衣仙子遗落的水袖——是这么美的花!不是桐花还是什么花呢? 

                                                                                                                                ——吴新星《桐花落》,获2017年冰心文学奖新作奖


  

对于吴新星来说,小说的创作灵感来自大量的阅读。“我从小喜欢做读书笔记,看到有意思的词语,都会摘记下来写在一个本子上,都成了一个个的‘写作计划’。”吴新星说,比如桃木梳、绿檀、琉璃……等等,这些字本身就有故事。在读书笔记里,她翻到了梳头姨娘一个上午走家串户梳六七个头的摘记,在摘记的基础上,她从孩子的角度写了《桃木梳》。而最初写《桐花落》时,她对客家生活并不了解,为了让小说更具有鲜活感,她从网上了搜索了不少关于桐花和围屋的资料,图文并茂进行摘记。  

在她的代表作《苏三不要哭》创作期间,由于涉及很多京剧的知识,她把图书馆里所有关于京剧的书都借来了,做了足足三个本子的笔记。她总是一边创作,一边翻阅无数的资料,反复学习反复揣摩。写完小说,她对京剧的程式、流派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吴新星说,她并不觉得这是一份苦差事,相反这种不断获取新知识的感觉使她感到快乐。

       《苏三不要哭》摘得“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的银葵花奖。颁奖词这样写道:《苏三不要哭》融洽地展现了京剧等传统行业的生存状态和各地的民俗风情,展现学徒们对命运的不屈抗争和彼此间的相濡以沫,激荡着人性的温暖与力量。


 

 

 “人生最快乐的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吴新星说,她在写一个故事时,之前的雏形是这样,但写着写着,可能它“不听话”了,按着自己的走,写完了,跟之前的设想有许多不一样。“就像是一次探险,充满了惊喜。”吴新星说,她很认同一位作家说法,世上十大快乐之一,就是一个作者写完成了作品。

      文字让我张开了一双想象的翅膀,点亮了我单调平庸的生活。感谢生命中有文字的陪伴,抵御空虚,充实灵魂,内心丰盈而静谧。安安静静地看书、写字,这样就好。

        期待吴新星继续在她的文字世界中发光发亮,创作出更多温暖纯粹的文学作品。




责任编辑:李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