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旅游管理基层教学组织围绕“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与实践”展开召开教学研讨会,旨在探索如何将思政元素自然、有效地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升课程育人实效。系主任刘佳婕、刘文娜、谭雯昕、曹欢欢、包红飞等专业教师共同参与。
会上,谭雯昕提出,近年来教学类比赛和课程大纲编写都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授课中,部分教师在思政点的选取与融合上仍存在生硬、刻意的问题,教学设计中也面临一定困惑。因此,本次研讨的重点在于经验分享和案例交流,寻找更加自然的融合方式。
研讨中,刘佳婕结合《管理决策》课程分享了某位参加教学竞赛老师的成功案例。该位老师通过分析红军长征中的战役,讲解科学决策方法,并将“团结群众、依靠群众”的精神与课程知识点紧密结合,最终在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刘佳婕提出,课程思政并非简单“插入”爱国主义、工匠精神或文化自信等价值观,而应通过具体案例实现课程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深度契合。
在随后的交流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多种思路:曹欢欢提出,在旅游类课程中,可结合红色旅游资源、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对旅游业的影响,自然引入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应追求“润物无声”的效果,借助案例、比较与场景化教学增强感染力与说服力。包红飞分享,在“乡村休闲与农业旅游”课程中,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本身就是优质思政切入点,能够实现课程内容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教师们还强调,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实需要教师持续积累与创新,避免临时拼凑,才能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本次研讨活动聚焦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下一步,旅游管理基层教学组织将结合研讨成果,持续优化课程大纲设计,探索更多贴合专业特色的思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