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建共建内涵,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9月27日,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宁波惠康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开展主题为“共享蓝星美景,喜迎盛世华章”的党建联动活动,组织双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同观看主旋律电影《窗外是蓝星》,以光影为媒传承红色基因,以联动为桥凝聚发展合力。
此次观影活动是双方深化党建合作的重要举措。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宁波惠康集团有限公司围绕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目标,多次沟通党建共建方向,共同开启这场 “沉浸式” 的思想教育之旅。
电影《窗外是蓝星》以细腻的叙事与鲜活的人物刻画,聚焦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轨驻留183天的太空旅程,通过航天员亲手拍摄的实景画面与生活化视角,讲述了一场兼具科技重量与人文温度的宇宙探索故事。影片以王亚平的女性视角为核心叙事切口,打破了航天题材的“英雄叙事”定式,将镜头对准太空生活的真实细节:三位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中追逐漂浮的饺子颗粒、叶光富为翟志刚理发时不慎让碎发飘满舱内的手忙脚乱、春节时身着唐装贴春联的温馨场景,让遥远的太空探索充满人间烟火气。其中,王亚平带着女儿最爱的玩偶挂件出征,与女儿约定“妈妈就是天上的星星”,隔着450公里的天地连线强忍思念温柔回应,生动展现了航天员作为“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的普通人底色,让“家国使命”与“家人牵挂”形成动人共鸣。
在科技叙事层面,影片真实还原了航天任务的全流程:从火箭升空的史诗级场景,到舱外行走时的紧张协作,再到空间站内实验操作、设备维护的日常,更通过8K超高清镜头呈现了地球在宇宙中缓缓旋转的壮美奇观。王亚平在太空课堂上用悬浮水滴制造“微型蓝星”的实验,既完成了科普教育,更以直观视觉冲击传递出“地球是人类摇篮”的深刻认知,引发对家园守护的伦理思考。
影片结尾通过快速回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历程,将单次飞行任务升华为航天人代代相传的“接力奔跑”精神。那些带着烟火气的日常片段与震撼的科技突破交织,最终诉说着核心主题:航天探索从不只是征服宇宙的壮举,更是在与星空的对话中领悟人性真谛、守护家园温情的过程——“窗外是浩渺星空与脆弱蓝星,窗内是有笑有泪、有牵挂有坚守的人类”。
“与其说《窗外是蓝星》是电影,不如说是一部沉浸式纪录片。它不仅让我看到了教科书外真实的外太空,更揭开了宇航员光鲜背后的付出——太空环境的挑战、独处的孤寂、对家人的牵挂。这份真实,让‘宇航员’三个字在我心里更添了重量与敬佩。”——管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王璐涵
“《窗外是蓝星》这部电影像是一封来自宇宙的家书,一封独属于中国航天人来时路的回望信。我并不是一个航天爱好者,印象里只看过一次飞船发射的直播倒计时,可是整部纪录片都让我觉得震撼,感动。人类不再只是好奇的地球游客,不再只是躲在仪器和设备之后,我们真的把太空当作了定居点,并生活了183天!”——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姜雨琪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感受简单概括便是:朴素的,真实的,动人的,震撼的。影片用细腻的镜头剖开了空间站里宇航员的工作生活片段,带我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太空之旅。特别喜欢其中的一句话,‘当你看向窗外的星星,看见我们的地球时,别忘了,数十亿女性也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包括我’,温暖且有力,令我热泪盈眶。”——管理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励荟楠
管理学院与宁波惠康集团有限公司后续将持续深化党建联动,围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实践服务等方面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进一步整合高校教育资源与企业实践资源,实现党建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多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