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慈溪市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空间布局持续优化,交通需求呈现多样化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慈溪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联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师生团队,开展慈溪公交线路优化升级项目。
在前期调研环节,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任教师洪陈凯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累计发动超过120人次的志愿者参与调查,实地走访了超过50条公交线路,调研范围涵盖慈溪中心城区、前湾新区以及周巷、观海卫、龙山等重点区域,全面覆盖了慈溪市 “双核四片” 的核心发展区域。团队成功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500余份,并对21条城市线路和32条城乡线路的运营数据进行了深入采集与分析。
在今年3月的年度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意见征求座谈会上,洪陈凯老师代表团队详细介绍了当前公交线网规划及公交出行服务现状,对调整线路方案、优化目的及预期成效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团队还系统梳理了人大、政协提出的15件相关意见建议以及122件市民有效信访内容,将各方诉求充分融入优化方案,确保方案更加贴合市民实际出行需求。
此次公交线路优化工作成果丰硕。共调整10条公交线路走向,其中慈溪市域公交线路8条,慈溪-前湾新区公交线路1条,并取消了1条线路。同时,依据客流大数据分析以及乘客出行习惯,对11条公交线路的运营班次进行了精准优化,采用“早晚高峰时段加密,平峰时段适当延长”的科学运营策略,4月已全部落地,显著提升了市民出行的便捷程度。
此次调整以城区公交线路为重点,涉及6条线路,占城区公交线路总数的约30%。调整后,公交线网对城区的辐射能力大幅提升,慈溪南站与乌山站、西站之间的联动效应显著增强,南站的交通枢纽作用进一步凸显。通过优化线网结构,公共交通线网整体的运输效率与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预计在运营里程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客流量和营收将实现稳定小幅增长,同时运营成本将有所降低。此外,通过精准设计线路,公交 “六进” 服务得到深入推进,市民前往校园、医院、社区、商场、企业、菜场等关键节点的出行便利性得到极大改善。
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工程学院洪陈凯老师带领的学生团队深度参与调研与方案制定,不仅为慈溪市公交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提供了成功范例。未来,随着公交优化成果的持续显现,慈溪市将为市民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的出行环境,推动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