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助力学子精准对接地方就业需求,信息工程学院于4月25日成功举办“校地协同促就业,双讲双育启新篇”就业指导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原慈溪市人才中心主任、慈溪市人力资源协会副会长余建孟,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虞艳丽,以及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璐出席,由辅导员王岑杉主持,通过政策解读、实践指导与互动交流,为青年学子职业规划提供精准支持,推动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发展。
为深化校地合作内涵,学院现场聘请余建孟担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宣讲团成员。虞艳丽为余建孟颁发聘书,并表示余老师的加入,必将为学院就业指导工作注入新动能,助力学子精准对接地方需求,实现职业理想。余建孟郑重回应,将全力搭建政企校沟通桥梁,为青年成长提供政策指导与资源支持。
随后,余建孟以“慈溪市人才政策与就业趋势”为主题展开专题宣讲。他结合慈溪市产业布局与人才需求数据,深入解读了人才引进补贴、创业扶持、岗位资源等政策,并分析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就业前景。他特别提到:“慈溪正以开放姿态欢迎青年人才,非户籍毕业生留慈就业可享受租房补贴、落户便利等专项支持,这里的发展空间无比广阔!”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职业规划、政策细则等积极提问,余建孟结合实际案例逐一解答。当被问及“如何提升与慈溪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时,他建议:“同学们要结合区域产业方向,提前储备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技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针对“非慈溪籍学生留慈就业的针对性支持”,他补充道:“除生活补贴外,慈溪还为外地毕业生提供‘就业直通车’服务,企业招聘与政策申领可一站式解决,让大家就业无忧。”
活动尾声,李璐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活动是校地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未来学院将持续联合地方政府与企业,通过企业参访、模拟面试、职场讲座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助力学子高质量就业。
此次活动以政策为帆,以实践为桨,为学子铺就了一条宽广的职业成长之路。随着校地协同育人模式的不断深化,必将为地方发展与人才培养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