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在7号楼401会议室成功举办第四届实验室安全宣传月活动。本次活动以“数智赋能·AI护航实验室安全”为主题,创新采用“理论+实操+演练”的三维模式,重点聚焦实验室安全用电及应急能力提升,同时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积极探索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化的有效路径。浙江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王旃、资产与实验室管理部长潘志崇,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钟才明、党委书记虞艳丽以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杜世民主持。
活动伊始,潘志崇强调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工作的核心,需多方协作强化应急能力,尤其需重视安全用电的规范管理。呼吁师生以“安全意识入脑、应急技能入心”为目标,将实验室安全从“被动执行” 转化为“主动守护”,共建平安实验室。
王旃以《数智赋能下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构建》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聚焦实验室建设的精彩讲座,系统阐述了浙江大学在实验室安全领域的创新实践。在报告中,她介绍了浙江大学实验室从省级升级为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并推动实验室从网络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而且在实验室管理中,还提出了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最后,她提出:从“人防”到“技防”,数智化是提升实验室安全效能的关键。
信息工程学院童震侠、杨文明两位教师带来自主研发的 AI 安全系统实战演示,成为活动高光环节。实验室火灾实时监测系统通过 AI 视觉识别算法,实现 3 秒级火源定位与警报触发,配合智能烟感设备构建“监测 - 预警 - 处置”闭环;无人自动断电系统依托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实时追踪实验室人员动态,当检测到无人环境时自动切断非必要设备电源,从源头杜绝“空转能耗”与电气火灾风险。
在示范实验室的实地演示环节,师生们近距离观摩了AI系统的全流程响应。通过模拟火灾等突发状况,AI系统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引发师生热烈讨论。现场互动环节中,针对“AI误判率”、“系统兼容性”等问题,童震侠老师逐一解答,气氛活跃。
未来学院将深化AI技术应用,构建智能巡检、风险预警、应急联动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教学科研保驾护航。”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普及了实验室安全用电知识,更展现了AI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巨大潜力,为高校实验室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