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非遗印糕板制作传承人华启钿受邀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美育大课堂非遗进校园之——印糕板里的匠心传承”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学工部主办,信工学院关工委承办,旨在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审美素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此次活动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妙,更在校园内掀起了一股非遗文化热潮。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华启钿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带领大家走进印糕板的世界。他首先介绍了印糕板的历史渊源,从唐宋时期的糕点模具演变,到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的广泛使用,再到如今成为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强调,“印糕板不仅是制作糕点的工具,更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千百年来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
为了让师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印糕板的制作工艺,华启钿带来了他亲手雕刻的各式印糕板,包括寓意吉祥的“福禄寿喜”纹样、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图案,以及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龙凤呈祥”模板。他详细讲解了选材、雕刻、打磨等工序,并现场演示了如何用印糕板制作传统糕点。“雕刻一块精美的印糕板,需要耐心、细心,更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华老师一边展示工具,一边分享他几十年的雕刻心得。台下的同学们纷纷被他的匠人精神所打动,不少学生表示,“原来一块小小的印糕板背后,竟蕴含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讲座最后,华启钿深情寄语年轻学子:“非遗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参与,希望你们能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此次“印糕板里的匠心传承”活动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非遗之美,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院将持续搭建文化传承平台,让非遗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