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人文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4月1日,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光龙、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任郑晓芳、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裴爱民带领专业学生赴宁波教育博物馆开展调研学习活动。宁波教育博物馆馆长黄兴力热情接待并作专题讲解,双方就文化传承、资源共享、实践育人等议题达成深度合作意向。
黄兴力带领师生系统参观了博物馆的"百年甬教""红色教育""教育名人与宁波"等主题展厅。通过珍贵文献、影像资料和互动展陈,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宁波从科举教育到现代教育的百年变迁史,以及甬籍教育名家的思想精髓。黄馆长特别提到:"宁波教育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保存者,更是未来教育创新的推动者。与高校合作,能让历史资源‘活起来’,为青年学子提供实践课堂。"
李光龙表示,此次走访是学院"扎根地方、服务社会"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学院主动对接地方文博机构,已与宁波教育博物馆共建"实习实践基地",未来将围绕甬籍教育名家研究、志愿者服务、研学课程开发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博物馆将成为学院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人文学院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博物馆的相关活动。
在数字展厅,有参访的同学从博物馆收集的宁波地区毕业生照片中找到了当年的班级合照,在惊喜之余,更让人感受到博物馆在史料搜集方面的用心和人文关怀。
参观结束后,双方就教育博物馆与师生团队合作撰写宁波籍教育家的生平历史与教育理念达成了合作意向。李光龙老师表示,这次活动让师生们深刻领略到宁波教育的深厚根基,也切实感受到双方在很多方面有高度契合的合作空间,学院将鼓励并推动学生积极参与教育博物馆相关研究与传播工作。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为师生提供了触摸教育历史的实践窗口,更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向资源共融、人才共育的新阶段。在博物馆的钟声与书卷的交响中,人文教育正书写着服务地方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