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图片新闻

更多+

即刻开学!启航新旅程

作者:刘思源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4-03-03

盛装!盛况!盛情!启航2024,科院正...

作者:江佳敏 巫莹颖 黄嘉琪 张玉婷 陈锦涛 杨灿灿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3-12-30

2468斤!师生化身“捕鱼达人”畅享“...

作者:应敏健 郑子轩 甘志远

发布日期:2023-12-28

考研正当时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7

在科院 邂逅“她”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4

凝心聚力 引航前行 | 学院全体行政...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4

消防进校园,防患于未“燃”

作者:陈嫣雨

发布日期:2023-12-02

舌尖上的科院

作者:周佩颀 陈心怡

发布日期:2023-11-28

筑梦甬上、职引未来,寻找令人心动的...

作者:黄尧煌

发布日期:2023-11-10

帧帧精彩!科院运动会“燃”到我了!

作者:

发布日期:2023-11-04

市媒

甬上:“你今天卷了吗?” 越来越“热”的考研大军中,“卷”字成为激励的口头禅

作者:李臻 王冬晓 2021-12-13
阅读:720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1 年12月25日至26日举行,这几天,考研学子都在忙着最后的冲刺。  

哪些人在考研?疫情笼罩下的考研大军又有怎样的奋斗故事?让我们走进这个群体,聆听他们的故事。  



“你今天卷了吗?”  

因疫情改变计划 选择国内深造     

从12月6日开始,受疫情影响,马伯乐把冲刺考研的阵地从宁波大学真诚图书馆转移到了本部校区公寓。早上六点半起床,简单洗漱收拾下,在操场或校园里跑上二三十分钟,吃过早餐回到宿舍开始学习,晚上十一点睡觉,每天十一二个小时花在备考上。  

之前,他每天雷打不动到真诚图书馆学习,早上八点开门,他七点半就到了,尽管提前半小时等着开门抢座,但他不算最早的那一批。“门口已经有好多学生等着了。”12月3日,疫情发生前的周五,记者在真诚图书馆门前采访了马伯乐,当时他头戴鸭舌帽,穿着黑色棉服,在图书馆门前默背知识要点。  

马伯乐是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中美合作精算科学与风险管理)专业的学生,按照当初规划是要出国留学。受疫情影响,他改变计划,选择在国内深造,报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  

他打的是一场“有准备之仗”,从今年三四月份开始筹备,暑期在校备考,花近万元报班上网课加强专业素养,再到研究各类题型,考研进入倒计时,他按照计划推进,不慌,也不急。  

“疫情的影响啊?还好。图书馆闭馆后,就转移到了寝室,还有教室。”马伯乐说,寝室三个人都在考研,氛围浓厚。“你今天卷了吗?”“你卷的怎么样了?”成了室友相互调侃和放松的口头禅。

距离12月25日只有10余天,马伯乐有一丝紧张,还有些许期待,就像经历长久磨练终将走上角斗场的勇士,期待着“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武士收起剑鞘般的骄傲”。  



折叠凳、润喉糖和唇膏  

一个人跨专业考研,这是她的“考研三宝”     

备考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俞海子(化名)“拼”了。  

12月7日,宁波大学本部校区开展核酸检测,排队等待的时间,她也不放松,带着专业书一边排队一边默记知识要点。  

“跨专业考研,越学越辛苦。”俞海子是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四学生,跨专业报考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本科读英语,研究生读教育,打算到高校。”这是俞海子的规划,她努力朝着目标迈进,却异常艰辛。  

“刚开始想的简单,都是文科嘛,教科书买来看看,越学‘水’越深,一点不简单啊,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怎么可能和本专业四年相比哦。”离考研不到半个月,俞海子只能“拼”了。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这是打持久战。每个认真备考研究生的学生都会保证足够的学习时间,俞海子也不例外,早六点晚十点,一天至少10个小时在学习。俞海子的优势在于本科英语专业,考研英语可以轻松碾压。但跨专业考研,文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怕影响其他同学,她常常在室外背书,一背就是两三个小时。她随身带有“考研三宝”:折叠凳、润喉糖和唇膏。  

网上十几块钱淘来的铝合金折叠凳,俞海子说:“寝室女生人手一个”。“站着背书,太累了,文科考研必备折叠凳。”“冬天干燥,外面待久了嘴唇发干,嗓子疼,润喉糖和唇膏就揣在兜里。”  

“除了这些,考研还需要什么啊。”  

“当然是好心态啊。”说完这话,俞海子给记者一个甜甜的微笑。她的跨专业考研之路并不轻松,但脸上洋溢的笑容给人战胜困难的勇气。  



全宿舍总动员  

用“骂一骂”的激将法重燃斗志     

在考研大军中,大家或是孤军奋战,或是好友相邀,或是情侣作伴,共同为自己的青春梦想而战。在这其中,还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组合——一个寝室的同学全体总动员,互相鼓励,一起努力。  

“我们寝室四个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性格也不同,但都在大三时确定了相同的目标——考研!”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金融学专业的大四男生戚一昊告诉记者。  

他们寝室四个大男孩从大一开始就一起学习一起踢球一起探索宁波这座城市,在朝夕相处中友情不断升华。“在刚升入大三后的一次寝室聊天中,我们畅想未来,并互相定下了考研之约。”  

戚一昊是寝室里最早决定考研的。作为班级团支书,戚一昊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还接触了很多考研上岸的学长学姐,便逐渐萌发了继续深造的念头。“我坚信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时刻保持一颗不断向前和挑战自我的心。”戚一昊认为,考研虽难,但年轻就是要勇于挑战困难。  

在戚一昊的影响下,沈翀昊、盛继勇和林步朗三位室友也陆续行动起来。沈翀昊在大三寒假就开始了复习,数学优异的盛继勇决定考回河南老家,对法律有更高学术追求的林步朗选择了宁波大学法学院。  

疫情对这几个小伙子影响不大,校园生活一如既往的充实平静。在备考的过程中,他们始终意志坚定,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室友之间会相互鼓励和督促,准时起床,准时睡觉,避免熬夜以及卸载掉游戏等等。四人有各自的学习习惯,白天在校内不同的地方学习,晚上回寝室后会分享当天学习情况,一起复盘和总结,也会相互分享学习资料,一起探讨复习难题,互相请教,共同进步。  

备考时难免有信心动摇、情绪崩溃的时候,每每此时,大家会用“吐槽”的方式互相激励。“都坚持到现在了,半途而废放弃了岂不都白费前面那么多时间精力”、“放弃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要坚持”、“考研难,你难,我也难,没有谁不难”,用“骂一骂”的激将法重新燃起彼此的学习动力。  

“我们也不是只有学习,复习累了,就找隔壁的同学一起弹弹吉他、唱唱歌,释放学习压力。”戚一昊觉得,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还是需要劳逸结合。  



有人正在备战有人已经“上岸”  

宁大吴兆波的保研之路从大二开始     

在考研学子紧张冲刺时,宁波大学机械学院吴兆波同学已“上岸”,着手准备研究生导师布置的“寒假作业”。  

今年9月,吴兆波凭着优异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最终被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9所“双一流”高校青睐。综合考虑,他选择电子科技大学。  

宁波大学按照积点评定学生。能够获得保研资格,说明吴兆波是宁大机械学院“积点争霸赛”TOP5的学生。吴同学读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是工科中涉及面最广、最庞杂的专业之一,必修课有三四十门,再加上选修课,林林总总有50多门课程。“虽然不用像高中一样早起晚睡,但每天六七个小时学习,还是要的。”吴兆波不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课后还会听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网课,网上找题目。  

大学四年,吴兆波23门课程成绩排名年级第一。除了成绩优异,想要获得保研资格,还要有拿得出手的学科竞赛、科研成绩,吴兆波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大学四年,他参加“挑战杯”、“互联网+”、机械设计、数学建模等10余类学科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6项……如此优秀的简历,让他在9月份的高校保研面试中,更容易获得青睐。

“受疫情影响,全国大部分高校保研面试都是线上进行的,我面了10几所高校,短的五六分钟,长的20分钟,主要测试英语和专业课,有的是给一篇英语文章翻译,有的是在所学专业里随便抽查一门专业课。”吴兆波说,他大一成绩并不理想,大二和优秀的学长学姐聊天确定保研目标,了解推荐免试和保研资格后,朝着目标努力,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优秀的学科竞赛、科研成绩,以及良好的心态,是保研路上的“不二法宝”。 



考研人数年年攀升 各校助力学子备考

考研很“热”,“热”到什么程度?虽然官方尚未公布2022年全国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但据各高校招生老师预估,相较于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名,还将继续攀升。

在宁波大学,各学院统计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数据显示,55%的应届本科生考研,部分学院的研究生报考率超70%。同时,据了解,今年一志愿报考宁波大学研究生的人数多达18300余人,较去年增加34%,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校方表示,报考人数的增加为学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生源库。  

其他在甬本科高校也呈现相似情况。今年万里学院共有1894人报考研究生考试,报考比去年多了近500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今年考研报考942人,比去年多了300余人;宁波工程学院近1800名学子报名考研,报考人数比去年多了500余人。  

为了让考研学子安心备战,多所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助力学生,各校专门开设了“考研自习室”,还有学校发放“爱心加油包”等,为学子学习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宁波大学尽量减少疫情影响,暂时开放主校区5、6号教学楼部分教师和甬江餐厅作为学习场地,开放时间为8:00—22:00,方便学生准备期末考试和考研复习,此外各学院老师、辅导员在校园值守,法学院老师们化身“快递小哥儿”穿梭在物流货架之间,为同学代取滞留包裹、考研书籍、学习资料等,尽可能减少疫情对学生的影响。  

记者了解到,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减,这些都是“考研热”的大背景。此外,就业竞争压力大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是“考研热”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不少大学生考研时为了暂缓就业或躲避就业,现在不少学生家里条件比较好,父母不着急子女马上就业,学生对就业没有迫切性。  

对此,专家们建议,大学生是否考研一定要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理性选择。学生不应只为文凭读书,而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去规划未来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同时,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则是选择可以胜任的劳动者,而不能唯学历论。

直达链接:https://xr.nbwbw.com/info.html?news=207504_1



责任编辑:徐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