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听到了需求,又看到了前景。”4月26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慈溪市林特技术推广中心、浙江舜祥酒业有限公司、慈溪市圈圈杨梅生态观光园和慈溪市戚源杨梅专业合作社五方齐聚大学,举行杨梅产业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仪式。这一合作标志着校政企“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为杨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仪式现场,各方代表纷纷表达对合作的期待。
根据协议,五方将联合设立领导小组,共同规划研究中心发展。各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在科研方面,组建科研联合体,联合申报、攻关项目;在资源共享上,开放实验室、共享科研平台,促进学术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相互作为实践基地,开展人才培训,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产出。
签约。
“今天我们表达了需求,听取了学校和政府的想法,是一个很好的对接机会。同时,给予我们未来在很多问题的解决、应用上提供了办法和应用空间,我觉得这样的会应该多开。”戚源杨梅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戚军洋兴奋地说道。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之前我们企业就是自己想着怎么做,但现在有这样一个平台,跟更专业的老师、专家面对面,他们会给到我们很多的建议和指导。”浙江舜祥酒业执行董事祝欢表示,他们在做杨梅酒的同时也种植有560亩杨梅,2600棵树,“目前我们在种植杨梅这一块还是很多的不足,今天也是抱着来学习的心态过来的,期待进一步的合作。”
据了解,作为“中国杨梅之乡”,慈溪现有杨梅栽培面积8.4万亩,设施栽培面积超250亩,主要分布于横河、匡堰、桥头、观海卫、掌起、龙山等镇。2024年,全市杨梅产量6.55万吨,产值超10亿元,约有梅农2.8万人,人均收入约1.75万元。与此同时,杨梅产业也极大带动了旅游、酒店、农家乐乃至慈溪工业的联动发展。
聘任创业导师。
“近年来,慈溪市农业农村局及慈溪杨梅研究所立足生态绿色栽培,围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在大棚保温促早栽培、数字化管理、冷链保鲜等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长期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合作。”慈溪市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党委委员施空军表示,宁大科院作为慈溪家门口的大学是科研、人才的高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相信在杨梅品牌推广、产业链延伸、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更多更深层次的合作。
“此次合作不仅是各方优势的叠加,更是校政企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生命科学与材料化学学院院长丁沃娜向记者介绍,未来,杨梅产业创新工程研究中心有望攻克杨梅产业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它也将为其他地区农业产业升级提供借鉴,探索出一条校政企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