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22日 星期二

图片新闻

更多+

拥抱时代 向阳而生 | 3、2、1……我...

作者:[全媒体记者]

发布日期:2025-06-14

风华正茂廿五载·弦歌不辍启华章 | 今...

作者:郑子轩 王阳洋 陈以林

发布日期:2024-12-07

尚林美术馆开幕!

作者:[全媒体记者]陈以林 刘品言

发布日期:2024-11-23

活力赛场 青春飞扬|我校田径运动会...

作者:刘品言 王阳洋

发布日期:2024-11-01

“新”欣向荣 “专”心致志

作者:[全媒体记者]

发布日期:2024-09-12

咔嚓! “新”颜入镜

作者:[全媒体记者]谷芳芳

发布日期:2024-09-01

"流动边界" | 学院2024年优秀毕业作...

作者:孔诗涵 郑子轩 刘艺晗

发布日期:2024-05-10

“产教融合 青创未来”高校人才走进...

作者: 徐志旺 詹彤彤

发布日期:2024-04-29

高甜来袭!科院首届集体婚礼正式上映!

作者:郑子轩 陈锦涛

发布日期:2024-04-20

即刻开学!启航新旅程

作者:刘思源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4-03-03

市媒

宁波晚报:毕业了,继续“漂”在校园
对宁波高校“校漂族”的微型调查

作者:记者朱志莹 通讯员王兴国 王斐/文 通讯员王国海/摄 2004-12-09
阅读:372


快乐的大学生活,并不是“校漂族”留在校园里的理由。

关于“校漂族”一词
        他们早已不是学生,但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这是生活在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对于他们来说已是有名无份,因为他们已经毕业。只是出于各种原因,他们继续留驻在高校周围。他们的生活重心在学校,利用学校资源而生存,后来在网上他们的共同名词叫“校漂族”。据浙江省教育厅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截至今年8月底,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9%,在剩下的9.1%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了“校漂族”。一般来说,重点高校的“校漂族”约占5%,普通高校的“校漂族”约占10%。以此数字推算,宁波“校漂族”,至少数以千计。
   个例描述1“我是一条死鱼”
      “我是死鱼嘛,怎么样都是一条死鱼。”“死鱼”随意地说。
       “死鱼”是记者认识的一个同学的网名,他是宁波某学院00级学生。本应该今年夏天毕业的,但是现在学校里还时常能看见他的身影,而且每次都是行色匆匆。他毕业已经快5个月了,但是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因为这里房租便宜。他看似对任何事情都是风淡云清,聊久了记者才发现他事实上十分无奈,当然,除了无奈还有很大的经济压力。
      在宁波其他高校,像死鱼这样的人不止一两个。他们在学校食堂或学校附近的小食店吃饭,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
  个例描述2为明天而“漂”着
        周建云是宁大生命学院00级食品工程专业的学生,今年1月份没有顺利考上研究生,不得已继续向学校申请延长学业。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问:现在你的生活怎样?
        周:我一个月生活费大概300-400元钱。每天我早上9点起床,9:30吃早饭,下午2点左右吃午饭,晚上多数比较晚,八九点钟才吃饭。而且我很少上食堂吃饭,多半是在学校附近的小食店解决的。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一个星期都是蛋炒饭也没什么奇怪的。幸好学校对于考研的学生有优惠政策,申请了延长学业以后还可以在学校宿舍里住,这个让我在经济上负担减轻了许多。我家在安徽,现在对于我自己来说压力很大。
       问:你还经常跟你同学联系吗,有没有参加学校里的活动?
       周:我基本上不跟什么人联系,一个月的手机费都不会超过10元,也退出了校园网。平时也很少上网,上网多半是为了查资料,偶尔也会上QQ聊聊天,因为实在太压抑了。每天基本上都是自修,我不怎么会去关心学校的活动。我们现在的寝室是后来申请延长学业再分的,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前途打拼努力,大家都很有压力,不到晚上10点寝室不会有人。我每天都是自修到晚上10:30左右才回去的。早回去大家也都不说话,一到寝室就洗脸睡觉。
   记者手记
   别成了温水里的青蛙
        采访中,记者也接触到了几个曾经“校漂”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谈到过去的岁月,他们甚至有点奇怪当初自己的决定。因为无论怎样,社会才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与其毕业后“漂”在校园里,不如到社会上去“打磨”。正所谓先就业再择业。
        应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力。但记者以为,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甚至麻木到被开水烫都没有感觉的地步。
   ■专家意见
   先走出来,再决定别的
        采访得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校漂族”也日渐壮大。目前,漂泊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这一边缘群体,已经引起高校及有关专家的关注。
        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系的盖晓明老师对于校漂族有这样的看法:“‘校漂族’有很多成因,绝大部分都是因为就业困难而存在的。他们觉得学校还有资源可以利用,而且对于前途还存在希望、渴望,所以暂时选择‘漂’着。”
        但是到底该不该漂呢?盖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勇于面对现实。尽管有些人为了更好的工作‘漂’着,为了考研‘漂’着,但他们的精神目标本身就不是一定的,而且很多人在物质上有着巨大的压力。现在大学生其实很多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对自己的个人期望值很高。我个人观点是,先养活自己,心安理得地活着,然后再去决定别的,才是最现实的现实。”
   ■相关链接
   “校漂族”的5种类型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流连在大学校园内外的“校漂族”主要有5类人:一类是为了躲避严峻的就业形势,想给学历镶金边的“考研敢死队”;一类是为了职业理想而暂时打工,却时刻伺机跳槽的“打工派”;一类是等待签证、漂洋镀金的“留洋帮”;一类是对社会存在逃避心理、留恋校园恬静生活的“恋校派”;一类是没有人生规划、属于“混世魔王”的“逍遥派”,但这类大学毕业生属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