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信息工程学院学生,请问我需要修满多少个学分才可以毕业?”“请问评优评奖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党建活动有哪些?”……近日,宁大科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振谦团队基于Deepseak,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引擎的先进技术,研发出能适应多种场景问答模式的“信小助”智能体,学生们亲切地称它为“AI辅导员”。
“信小助”页面。通讯员供图
“我们将日常学工管理的文件资料、教学管理相关规定输入智能体,利用AI技术辅助学生了解党建、科研、竞赛、评优评奖、班级管理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多方面的管理规定和即时信息。”吴振谦老师介绍道,“信小助”于日前在学院上线运行,实现7*24小时的即时响应,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颇受学生和老师欢迎。
“‘信小助’的出现,给了我一个更便捷的途径,去了解我们学校的规章制度,比方说,我可以更方便地去了解,奖学金的申请的规章流程,以及,我需要修满多少个学分才可以毕业。”宁大科院学生傅惟浩对“信小助”赞不绝口。
“这个系统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事务性重复性的工作。”信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李璐说,让她感受最明显的是,此前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辅导员老师可能需要重复回答多次,现在只需将通知及相关要求输入到AI智能体知识库中,学生就可以直接向AI智能体提问,得到准确回答。“这样可使我们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进行线下一对一地相处与交流,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
师生正在使用“信小助”。通讯员供图
记者了解到,该智能体深度解析学生手册中的制度条款,通过结构化处理与智能交互设计,实现政策自动更新、原文验码溯源及政策变迁的对比功能,将复杂的规章制度,转化为可促达有温度的学办服务。在响应师生诉求的同时,还可以预计并满足他们的潜在需求。
为了方便学生提问,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学院还把AI工具与课程相融合,上线了“信小电”智能体。“我想设计一个运放放大电路,放大倍数10倍,请帮我做一下。”只见傅惟浩同学在输入框中输入问题,“信小电”经过数秒钟的分析后就快速给出了设计公式、实验步骤、产业应用案例等一系列专业而详细的解答。
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虞艳丽介绍,研发“信小助”等智能体,是为了回应学生的急难愁盼,让AI技术成为师生间的温情纽带。后期将推进三维人形交互界面开发,持续完善科研竞赛指导、生活服务导航等模块,同时在招生季和新生入学季,为考生及新生提供智能咨询服务,打造覆盖学习、生活、社交全场景的智能伙伴,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