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图片新闻

更多+

风华正茂廿五载·弦歌不辍启华章 | 今...

作者:郑子轩 王阳洋 陈以林

发布日期:2024-12-07

尚林美术馆开幕!

作者:[全媒体记者]陈以林 刘品言

发布日期:2024-11-23

活力赛场 青春飞扬|我校田径运动会...

作者:刘品言 王阳洋

发布日期:2024-11-01

“新”欣向荣 “专”心致志

作者:[全媒体记者]

发布日期:2024-09-12

咔嚓! “新”颜入镜

作者:[全媒体记者]谷芳芳

发布日期:2024-09-01

"流动边界" | 学院2024年优秀毕业作...

作者:孔诗涵 郑子轩 刘艺晗

发布日期:2024-05-10

“产教融合 青创未来”高校人才走进...

作者: 徐志旺 詹彤彤

发布日期:2024-04-29

高甜来袭!科院首届集体婚礼正式上映!

作者:郑子轩 陈锦涛

发布日期:2024-04-20

即刻开学!启航新旅程

作者:刘思源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4-03-03

盛装!盛况!盛情!启航2024,科院正...

作者:江佳敏 巫莹颖 黄嘉琪 张玉婷 陈锦涛 杨灿灿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3-12-30

省媒

钱江晚报:学分制下的大学节拍

作者:本报通讯员胡丹映 本报记者梁建伟 2004-05-12
阅读:718

编者按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大学学习的生活也悄悄发生着变化,相比全国大多数省份,我省不少高校近两年已率先实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分制”改革。其中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自主地选择专业、修习专业;家境不宽裕的每年可以多修点学分,提早毕业;而有创业想法或出国进修等计划的,也可随时向学校申请休学创业或延期毕业。在弹性学习的宽松氛围中,我们更能体会到“育人为本”的大学课堂的新魅力。从本学期起,我们听到了不少学生提前毕业的消息。
   
  宁大

  提早一年毕业节约钞票2万
   
        这学期开学不久,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教务办进来一位学生,拿着申请书要求提前毕业。院长助理林九如老师仔细看了他所修的学分———162分,如果再加上必须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两个环节的16个学分,这位学生的学分已经超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要求的170分,完全可以毕业。这位学生叫郭斯近,是宁大科技学院2001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家境贫寒的他曾经的理想是想进清华大学,因高考失利,进了民办收费的二级学院,面对高昂的学费他曾一度想放弃,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决心利用高校兴起的“学分制”来完成弹性学习,他这3年的学费几乎全靠助学贷款完成,而他刻苦努力,终于在今年把4年的学业用3年时间修完了。
   一周狂上46节课
        从第二学期开始,不太理想的成绩触动了郭斯近,想起父母为送他来求学凑学费时的艰辛,他流泪了。此时的他,重新拿起了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的招生简章,发现提前毕业这条路可以节约2万元左右的费用。
        当时专业还没定,郭斯近特别喜欢化学课,于是选了很多跟化学专业有关的化学物理课,合计学分35分。同学说他发疯了,他没理。他告诉我们,当时只记得一个星期要上46节课(一个星期总共才50节课),他每天奔波在教室与寝室之间,有时也觉得累,想放弃,但想到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艰辛,就重新捡回动力。
       “大一第二学期就这样挺过来了,自己感觉特别充实,成绩也令人欣慰,所选的每门课都顺利通过了,而且考得不错,拿到了35个学分。”
   每个周末在阅览室度过
        一年后专业分流,郭斯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大一暑假期间,他从学校的图书馆捧回了一大堆有关计算机编程的书籍,在开学初选了很多课程,有大四的《SQL数据库技术》、《微机使用软件》、大三的《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结构》和大二的选修课《VB程序设计》等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跟班学习,由于缺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四、大三的很多课程跟不上。
        郭斯近调整了学习方法,除必修课外,主修了《VB程序设计》和《汇编语言》,力争把这两门课学好学精。他没有钱买电脑,就利用电子阅览室,每个周末从早上8点一直待到晚上阅览室关门。郭斯近很难忘记第一次用自己编的程序实现WINDOWS中记事本、写字本的功能,也正因为这点,他在期末汇编语言的考试中得了“优”,与大三最好水平的学生相当。
        大二要过英语四级,很多同学劝他少修几门功课,他觉得自己能行,还是选修了大三的《数据库技术》、《微机接口技术》和《操作系统》。临近期末,因为选修课与必修课考试冲突,需要提前一天考试,“放弃选修课的考试,意味着少拿一些学分啊”,郭斯近咬咬牙,经过通宵奋战,硬是坚持了第二天两门课的考试。他也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令同学对他肃然起敬。
        学期结束,他获得了一等奖学金、清寒奖学金和宁波市政府一等奖学金,3000元的奖学金不仅实现了他一直想拥有一台电脑的梦想,更让他看到了提前毕业的希望。
        大三时,郭斯近加快了选修的步伐,他选修了所有剩下的计算机必修课程,其中《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下学期不开课,这意味着该门课只能以复习的形式给大三未通过的学生补习。即使是这样,也没能阻止郭斯近想提前毕业的步伐,靠着自学,在大三第一学期,他以80分的成绩通过了该门课。大三第一学期结束,郭斯近拿到了162个学分,再加上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16个学分,则是178个学分,超出了毕业生170个学分的要求。
   要挖掘自己的潜力
       现在,当郭斯近的同班同学还在校园里上课时,他已经跟着大四学生到公司实习了。郭斯近现在在科技园区的一家软件公司做网络编程的技术员,实习期底薪每月800元。
      “作品是求职的敲门砖,是你实力的最好证明。”郭斯近的技术很过硬,大学3年,他没有忙着考证,而是不断扎实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在大学里学习专业知识,他认为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喜欢自己去查资料、编程,亲自验证,而不是仅记住书上的理论知识。
        郭斯近很自信,说不怕找不到工作,“我想朝软件编程方向发展,等工作几年还了助学贷款,减轻了家里的负担,我还想考研,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我有一个奋斗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我的潜力不断被挖掘出来。我能提前毕业,在于学分制给了我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机会。”
   
  浙师大

  两学子提前半年拿证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专业2000级学生陆慧芳和傅宏伟日前提前领到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他俩用3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原定4年的学业,成为该校首批得益于完全学分制、实现提前毕业的学子。
        1999年高校大扩招后,学生之间知识、能力差距拉大,学年学分制下的大学校园里出现了能力强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了”的现象,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校从2000级学生开始实行学分制,这一改革的主要举措是四个“自主选择”。
        自主选择课程。学校规定所有学院各个专业的课程均向全校学生开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志趣、特长,进行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读课程。
        自主选择专业。2002年以来该校每年都有百余位学生经过一定的程序转入新专业学习;今年,选专业的自由度进一步扩大,师范与非师范学生也可以实现互转。
       自主选择教师。除有平行班的专业课允许学生选择教师外,从去年开始,公共必修课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多个教师在同一时间开设同一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
      自主选择学习量和学习进程。本科学制放宽到3年至8年,允许学生以累积学分的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学有余力的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并达到相关要求即可提前毕业。
      “如鱼得水”,这是该校2000级生物专业学生王方在谈到学分制改革时的最大感受。大学一年级时,王方就围绕自己对植物生物技术的浓厚兴趣进行自主选课,注重生物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修习了相关生物工程课。由于课程符合自己的“胃口”,4年来学得快、学得好、学得轻松,因而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
   
  浙工大

  保留学籍创业
   
        在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我们看到了一张关于7名学生提前毕业的名单。像原就读于提高班的胡雍同学1998年入学,2001年7月就提前毕业,又顺利考上了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成才的路途比起同龄人缩短了。与他同一年毕业的还有经贸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的华才锋同学和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邵元华。
       此外,还有4位经贸学院的学生从2000年入学,2003年7月毕业。
       据校方统计,2000年至今非学习原因延长学制的也有不少,像职教学院计算机及应用教育班的章坚宁因入伍而要求延期毕业,职教学院教育技术学班的郑和是因为进修语言,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的马焱是因为个人创业原因,信息学院的章图、王旭东等是因社会实践因素而推迟毕业。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因出国留学而申请保留学籍。
        浙工大弹性学制实施2年来,已有7人用3年的时间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而提前毕业;有51人延长学制进入第5年学习;休学创业、进修等也有8人(休学创业1人、社会实践4人、进修2人、入伍1人);首次开出第二专业17个,112名学生修读第二专业;本学期共有32个专业招收第二专业学生,共招收了141名学生进入第二专业学习。免修考试、重考的人次每学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截至目前,已有253人次利用了这一机会。先后开出辅修专业5个,至今共有200余人拿到了辅修专业证书。

  浙大

  导师为你选课程注册缴费按学分
   
        浙江大学从两年前对2002级新生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学生前期按大类打通培养,后期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并与研究生阶段的课程相衔接,学生不仅自主选课,按学分注册,按学分缴费,按学分毕业。学生只要获得毕业最低学分数,并达到专业教学计划相关要求即可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业的同时,如副修另一专业课程并获得规定的学分,还可同时获得该专业的相应证书。
       记者昨日从浙大有关部门获悉,由于完全学分制刚刚实施两年,学生们这两年的学科课程基本上排得较满,弹性学习的魅力还未真正能体现出来。但对校方来说,围绕着完全学分制的推行,浙大的本科教学正实施着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浙大学生从2002级开始,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条件,在以下四方面享有较大的自主选择权:
   ①选专业。部分优秀学生可自主跨学院、大类选择专业;
   ②选课程。在限选范围内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全校选修课和院系选修课全面放开。
   ③选进程。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④选教师。对两位以上教师同时开课的课程,逐步实行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对部分精品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的任课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竞争选聘。
       而对学生们更有利的是导师制。学生入学时,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志向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而学生注册入学后,四年制本科生在六年内、五年制本科生在七年内,只要获得毕业最低学分,并达到学校有关规定要求,可提前毕业或延迟毕业。但毕业时学制均按四年或五年计算。对不及格的必修课程,学生可多次缴费重修;对不及格的选修课程,可缴费重修,也可改选其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