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图片新闻

更多+

“新”欣向荣 “专”心致志

作者:[全媒体记者]

发布日期:2024-09-12

咔嚓! “新”颜入镜

作者:[全媒体记者]谷芳芳

发布日期:2024-09-01

"流动边界" | 学院2024年优秀毕业作...

作者:孔诗涵 郑子轩 刘艺晗

发布日期:2024-05-10

“产教融合 青创未来”高校人才走进...

作者: 徐志旺 詹彤彤

发布日期:2024-04-29

高甜来袭!科院首届集体婚礼正式上映!

作者:郑子轩 陈锦涛

发布日期:2024-04-20

即刻开学!启航新旅程

作者:刘思源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4-03-03

盛装!盛况!盛情!启航2024,科院正...

作者:江佳敏 巫莹颖 黄嘉琪 张玉婷 陈锦涛 杨灿灿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3-12-30

2468斤!师生化身“捕鱼达人”畅享“...

作者:应敏健 郑子轩 甘志远

发布日期:2023-12-28

考研正当时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7

在科院 邂逅“她”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4

设计艺术学院/文化创意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讲座回顾|管郁达:当代艺术视野中的民艺复兴

作者:[通讯员]沈颖颖 欧阳晨晨 2024-06-09
阅读:9

微信图片_20240918163058.jpg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活与美的联系的了解以及文化艺术与当代艺术理念的认知。6月7日上午,设计艺术学院特邀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管郁达在图书馆报告厅开展以“当代艺术视野中的民艺复兴”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回顾


微信图片_20240918163103.png


管郁达首先从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谈起,向大家介绍了该地的生活习俗与民间艺术,紧接着引出北川富朗的一句话:“像这样,原本濒临拆除的废旧房屋,受益于当地美食及艺术家们的帮助,得到了重新利用。”


微信图片_20240918163106.png


他例举了许多当代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阐释其大地艺术性。带我们走入柳宗悦的《民艺论》,指出“用”涤炼去制作中的高傲之心与自我彰显的欲望,良器因而具备谦逊之美,甚至承载着“圣贫之德”,美与生活因着“用”而毫无嫌隙,一件器物若无法让人爱用,也就无法在生活中与人长久相伴,美就要远离了生活。用即是美,美即是生活。


微信图片_20240918163108.png


用即是美,美即是生活。管郁达讲到罗旭的蚁工坊与乡建,他的作品“蚁工”作为一种命名和观看方式,绝不仅仅只是一种艺术工作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像“造物主”一样的生命形式、一种发明。通过对民间艺术的讲述,同学们对大地艺术性与设计创意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微信图片_20240918163111.png


最后,他通过中国西双版纳艺术还乡的亲身经历,引出“艺术季真正的主角并非艺术,而是在这里生活或者体验的人们”这一观点。管郁达在讲座中入情入理的讲解,开拓了同学们的设计视野与思维,让同学们对当代艺术的民艺有了更清晰且全面的了解。


主讲人


微信图片_20240918163115.jpg

管郁达


个人经历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2006年在昆明创办“管郁达工作室”。现供职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何香凝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学术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策展和艺术史论、艺术文献研究、教学工作。1985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百多篇,著有《从头再来》、《图像与社会中的艺术家》、《新艺术的震撼》、《野地所获》等专著近六十万字。




责任编辑: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