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创新与课程建设深度融合,3月19日下午,生命学院在11号楼115会议室开展基层教学组织“生命学院优秀课程主讲教师说课活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等5门课程的主讲教师结合学科特色,分享教学设计经验,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与研讨。活动通过多维视角展示教学创新实践,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改革提供新思路。
在微生物学课程分享中,丁沃娜以“科研反哺教学”为主线,展示了融合学科前沿动态的教学设计。她构建的文献库实时学科相关各类期刊成果,通过“经典理论+最新案例”双轨并行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发展全局观。
生物化学课程的主讲於宏创新提出“三维目标体系”,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基础上增设情感目标,以“静态知识图谱+动态学科热点”融合讲解,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伦理与社会责任,实现价值引领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有机化学课程主讲教师王卫以“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单节课为例,演绎了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实施路径。通过将理论推导与实验设计相结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主讲教师陈慧老师则打破传统章节壁垒,以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等真实岗位需求为切入点,逆向重构“理论-实践-创新”教学模块,强化学生工程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孙久同在食品营养与生命健康课程中,以“功能食品功效评价”为案例,嵌入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设置“商业宣传逻辑拆解”,培养学生科学辨析能力。其课程还融入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健康中国战略下的社会需求。
在互动研讨环节,参会教师围绕“如何增强课堂吸引力”展开热烈讨论。教师们一致认为,构建“理论实践交融、学科交叉融合、思政元素渗透”的立体化课堂,是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的关键路径。借助本次活动的契机,生命学院将进一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全体专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着力打造具有专业深度、实践广度和育人温度的高质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