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图片新闻

更多+

活力赛场 青春飞扬|我校田径运动会...

作者:刘品言 王阳洋

发布日期:2024-11-01

“新”欣向荣 “专”心致志

作者:[全媒体记者]

发布日期:2024-09-12

咔嚓! “新”颜入镜

作者:[全媒体记者]谷芳芳

发布日期:2024-09-01

"流动边界" | 学院2024年优秀毕业作...

作者:孔诗涵 郑子轩 刘艺晗

发布日期:2024-05-10

“产教融合 青创未来”高校人才走进...

作者: 徐志旺 詹彤彤

发布日期:2024-04-29

高甜来袭!科院首届集体婚礼正式上映!

作者:郑子轩 陈锦涛

发布日期:2024-04-20

即刻开学!启航新旅程

作者:刘思源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4-03-03

盛装!盛况!盛情!启航2024,科院正...

作者:江佳敏 巫莹颖 黄嘉琪 张玉婷 陈锦涛 杨灿灿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3-12-30

2468斤!师生化身“捕鱼达人”畅享“...

作者:应敏健 郑子轩 甘志远

发布日期:2023-12-28

考研正当时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7

头条

《中国教育报》刊发院长陈君静署名理论文章:校企共同体如何激活县域新质生产力

作者:周沁怡 2024-11-18
阅读:55

image.png


11月18日,《中国教育报》在第六版头条醒目位置刊发院长陈君静理论文章《校企共同体如何激活县域新质生产力》。

文章提出,越来越多高校在县域设立校区,校地合作已从省市层面逐步延伸至县区乃至乡镇基层,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重要契机。在滨海城市的县域中构建校企共同体,关键在于进一步探索合作的共同点,充分挖掘并整合双方资源,同时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以确保校企共同体能够稳健而持久地发展。

现将文章全文转载分享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校企共同体是高校与企业基于共同目标和利益而建立的紧密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合作模式超越了简单的资源共享,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技术转化以及市场开发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度融合,展现了强大的社会协同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滨海城市的县域经济往往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导,其产品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特别是近年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必然要求。

对于滨海城市而言,随着越来越多高校在县域设立校区,校地合作已从省市层面逐步延伸至县区乃至乡镇基层,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重要契机。在滨海城市的县域中构建校企共同体,关键在于进一步探索合作的共同点,充分挖掘并整合双方资源,同时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以确保校企共同体能够稳健而持久地发展。


image.png


一、找准校企共同体形成的切入点

校企能否形成共同体,取决于双方是否存在以及存在多少交集。社会分工的内在要求促进了创新要素跨组织、跨部门的流动,为校企之间建立跨界协同、成果共享的体制机制提供了可能。构建校企共同体,有助于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生产应用的有机融合。

明确校企双方的诉求、责任和义务并使之具体化。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追求实际的经济效益,高校则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在校企共同体中,教师可以将科学研究与企业技术难题的解决紧密结合,同时将企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反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种合作模式显著提升了校企合作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在校企共同体建设中,应在充分尊重并维护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妥善平衡高校与企业间的利益诉求,以保障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及滨海城市县域的产业优势,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整合,提升人才竞争力,培育一批县域内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提升校企共同体成员在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及归属感上的契合度。通过树立校企共同体意识,师生员工及各类人才能够共同致力于探索创新的合作模式、拓展合作内容,从而增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实现教育强县,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以产业发展为引擎,驱动校企共同体建设。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是生产力变革的实体展现,也是滨海城市县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作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应直接对接县域发展的实际需求,勇于面对全球竞争,既要深耕基础研究,也要注重应用导向的创新实践。校企共同体建设应当聚焦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着力补齐短板、强化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优化升级,以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image.png


二、通过校企共同体实现资源整合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四链融合”的实质在于高效配置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产业、金融与人才之间的协同互补、相互赋能,实现整体发展格局的优化。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方主体分别处于创新链条的不同环节,需通过资源共享与互补,才能形成合力。

校企人才共育共享,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首要任务。当前,县域内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必须积极探索并建立符合滨海城市县域特点、长周期且多元化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高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共同设立产业学院、产业班、定制班等多种形式,精准培养产业和社会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和企业可以建立高层次人才共享合作机制,利用高校科研平台解决企业人才引进与使用的问题。同时,企业人才也可通过外聘、特聘等多种方式进入高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共同致力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育。

校企联合技术创新,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创新共同体。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镇,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企业则可以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双方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创新需依托产业基础,通过产业集聚吸引人才,以人才支撑创新驱动,促进资源共享、难题共克、发展共赢。同时,创新还需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撑。高校应牵头构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创新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创新共同体。

学校“小课堂”和企业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贯通创新端和应用转化端。校企共同体中,应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将高校打造成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实验中心,同时让企业成为高校成果转化的平台和实践教学的基地。通过学校“小课堂”与企业及社会“大课堂”的紧密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image.png


三、以体制机制创新促共同体建设

县域产业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因此,滨海城市县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加依赖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完善县域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目前我国县域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性不足,亟须发挥党的政治引领和组织凝聚作用,以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机制。为此,应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向反馈和创新联动机制,遵循创新规律,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促进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主体在研发、生产、资本、人才等环节协同发力。

完善制度化的成果转化流程。明确校企共同体中的知识产权归属与权益分配至关重要。为此,有关部门应搭建专门化的成果管理与对接平台,打造专业化的转移、转化团队,完善资源配置、平台建设、人才培养、联合研发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的制度体系,消除校企合作过程中潜在的误解与冲突,为新质生产力要素顺畅流动与高效配置,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一体化构建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财政金融、资产管理、科研管理等系列制度。校企共同体建设需要强化科技、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政策配套,强化财税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完善专项资金支持、社会资金支持等机制,进一步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在解决产业发展共性技术问题方面的优势。


image.png





责任编辑:徐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