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市委号召,下沉到柯尔山社区,自觉参加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在此,柯尔山社区党委谨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
28日,一封来自湖北黄石的感谢信送到了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信的抬头是“张逸同志”。
张逸是宁大科院一名教师党员,而直到这封感谢信的到来,她参与家乡抗疫的事才被学校所知。
“我这边一切都正常,没发生什么事。”疫情期间,面对学校的关心,她一直是只报平安不提付出。
春节期间,老家在湖北的张逸和往年一样回家探亲,不曾想被疫情打乱了节后返甬的节奏。
既来之则安之,她索性安心留在老家,并做好了持久战的打算。
“当时湖北情况很严重,社区缺党员,我就想看看能不能力所能及也帮忙缓解下服务人员的压力。”2月25日,张逸主动向社区报名防疫志愿者,并加入了柯尔山社区第七临时党支部。
考虑到张逸还有教学任务,所以交给她的工作是在家统计社区居民的健康数据。
“数据工作是最基础却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张逸说,每天,党员志愿者们挨家挨户上门测量体温,然后她将数据汇总后再逐一核对整理,确保没有错误,最后上报社区。
工作中,张逸被身边党员同志的言行所感动,并因此产生了把这些感人事迹写下来的念头。
“支部书记戴燕无微不至照顾社区里患病的住户和老人,退休老党员不顾年龄坚持到一线发挥余热,一批80、90后利用线上经验丰富的优势主动帮居民进行团购,党员汪明健一边照顾刚生完孩子的妻子一边通宵设计了一个体温数据调查小程序……”张逸对党支部里每天发生着的感人事如数家珍。
“我每写出一篇稿子,先给家人念一遍,他们都会给我提意见。有时候因为一个措辞,一家人围着讨论。”张逸的父母也是老党员,特别支持女儿的工作。
张逸老师的稿件在社区里传阅,还被发布在黄石市政府官方微信“云上黄石”。
除了防疫志愿者的工作,不能耽误的还有网络教学任务。
“学校3月2日开始上课,一周三天直播,每次一个半到两个半小时,其余时间我给工作室里三个年级的学生指导作业,轮番在钉钉会议上交流。”有时候,张逸跟学生的交流持续到深夜11点,但只要看到群里有提问,她再晚都会回复。
疫情是一部鲜活的教材。张逸给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指导毕业设计时融入了对灾难的思考。
“我们公共设施对于灾难的应对还是很薄弱的,在建筑景观中有必要增加这部分考虑。”张逸介绍道,“比如,网上有报道湖北一名司机因为疫情滞留高速公路上七天时间一直奔波,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的公共景观公园或者广场增加这种临时装置,在平日是给大家休息的场所,在特殊时期可以为滞留在外的人员充当庇护所?”
在她的启发下,学生们纷纷在毕业设计中增加应对灾难元素。范云娜、杨斌斌运用太阳能电池膜、隔热板、折叠床等材料,设计了一组疫情急救临时建筑装置;余悦明、余颖洁为疫情高速滞留人群设计临时住所,平时供休闲、展览的可移动长廊,在疫情发生时可快速组合成不同空间功能的房间供临时居住……
在湖北老家已待了两个多月的张逸分外想念第二故乡宁波。
“从疫情开始,同事们和学生就时常给我发问候消息,让我保重,等着我回去唠嗑。”来自同事和学生的牵挂让张逸感动不已。“很想回宁波,好多人等着我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