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图片新闻

更多+

“新”欣向荣 “专”心致志

作者:[全媒体记者]

发布日期:2024-09-12

咔嚓! “新”颜入镜

作者:[全媒体记者]谷芳芳

发布日期:2024-09-01

"流动边界" | 学院2024年优秀毕业作...

作者:孔诗涵 郑子轩 刘艺晗

发布日期:2024-05-10

“产教融合 青创未来”高校人才走进...

作者: 徐志旺 詹彤彤

发布日期:2024-04-29

高甜来袭!科院首届集体婚礼正式上映!

作者:郑子轩 陈锦涛

发布日期:2024-04-20

即刻开学!启航新旅程

作者:刘思源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4-03-03

盛装!盛况!盛情!启航2024,科院正...

作者:江佳敏 巫莹颖 黄嘉琪 张玉婷 陈锦涛 杨灿灿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3-12-30

2468斤!师生化身“捕鱼达人”畅享“...

作者:应敏健 郑子轩 甘志远

发布日期:2023-12-28

考研正当时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7

在科院 邂逅“她”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4

聚焦特色

5月26日下午,“易地生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22学生优秀毕业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幕。来自 4 个国际大师工作室和 12 个文化创意工作室的200余件优秀作品惊艳亮相。5月26日下午,“易地生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22学生优秀毕业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幕。来自 4 个国际大师工作室

作者:徐锦雯 王璐 周佳雯 陈昀昀 摄影:陈情怡 谢桐 2022-05-26
阅读:1221

5月26日下午,“易地生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22学生优秀毕业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幕。来自 4 个国际大师工作室和 12 个文化创意工作室的200余件优秀作品惊艳亮相。




宁波大学党委书记朱达,浙江省文联副主席、宁波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杨劲,宁波美术馆馆长张维萍,学院院长陈君静、副院长罗思明,以及省内兄弟院校、合作协会、企业家、艺术家、校友代表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我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梅法钗主持开幕式。




陈君静致欢迎辞。他表示,设计艺术学院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引领者,坚持“回归专业本质"的教育观,不断创新完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融合“教育国际化”和“项目驱动教学”特色,学生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全国插图艺术展等国家级专业展览,荣获全球IF、德国红点等世界级大奖,受到各界专家的高度赞许,在设计艺术教育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力。本次展览是学生们经过4年工作室模式学习后的优异成果,相信他们在不远的将来会在各领域大放光彩,易地生花,芬芳四季!


罗思明宣读艺术奖励基金获奖学生名单




杨劲对我院学子的专业水平表示认同,对优秀毕业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他感慨道,疫情没有抑制学生激情澎湃的创意,才有了今日精彩纷呈的作品展。他鼓励师生们的文创作品走出去,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对接,发挥文化创意优势,推动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


朱达宣布展览开幕


朱达在开幕式上表示,积极健康的激情在艺术创作中能催生灵感,对创作出好的作品、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懂得审美的社会,才能描绘创造的蓝图、孕育经典的文化、结出艺术的果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他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并鼓励在座学子即使在疫情面前也不要放弃对于美的共同向往和创造。







“易地生花”

意味着学院迁建办学后

仍然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也寓意着学子们学成毕业后

将在祖国各地大放异彩


此次展陈的毕业创作

从天马行空的设想

到落地见效的实物

品类跨度大、涵盖面广

充满艺术性、原创性和

实用性的作品不在少数

还有一些作品来源于

行业企业或地方政府的真实项目


跟随小科先睹为快——

期盼·无惧疫情

他们用艺术思考当下

他们用画笔描绘未来

疫情当下

他们思考生命与自然

期许疫情过后

万物重生

充满生机


《几何镜像》 张园


“黑白是所有颜色的尽头,就如同生命的本质,干净而纯粹”,《黯·光》将明暗与质感赋予陶瓷造型中,多面几何形体造型的融入使本组作品赋予了新生,打破传统造型,带给绞胎陶瓷全新的创作表达。

疫情期间,花与自由都成了一种奢侈品。疫情下的春天没有熙攘的人群,花儿都开了,静谧地点缀着世界。花不止开于花期,被“困” 住的我们,也会在这花香下盛开。《花·梦》以“花”为灵感,制作出绚丽多彩的绞胎纹饰进行创作,使整组作品充满了生机。

几何镜像是该作品的总称。“疫情过后,万物重生,充满朝气。”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但愿疫情早点结束,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去感受花与自由。


《鳄浪栖境》 邵恬媛

如今的时代与生活的主题离不开疫情两字。在疫情时代下人们减少了外出活动的频率,而动物逐渐见出现在了曾经不可能出现的环境中。正是这种现象引发了作者对于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首先鳄鱼是群居生物 ,擅长相互协调并肩作战进行捕食生存,同理在疫情时代下影射出我们人也需要齐心协力渡过疫情难关。”

邵恬媛表示选择鳄鱼为题材也是因人类在包具制作中使用鳄鱼皮材料,而红黑白三种颜色对比强烈,使得视觉冲击力更强。《鳄浪栖境》贴近疫情时代和自然生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人们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引起人们深思。


《自动化新型废弃口罩回收桶》 吴帆


自2019年来疫情的爆发,口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废弃口罩的丢弃量也逐渐增加。针对废弃口罩乱扔现象,吴帆设计了一款自动化新型废弃口罩回收桶。该产品先是运用碎纸机的剪碎原理,实现自动化废弃口罩的剪碎处理;再集合紫外线灯消毒,实现自动化剪碎口罩后的消毒;最后通过按旋转按钮内桶单向旋紧塑料袋实现自动化垃圾打包回收,开门后拿出封口胶封好直接取出。

吴帆在谈到灵感来源时,她说:“现在疫情这个环境,口罩成了出行的必备品,口罩的需求量增加也随之出现了相应的环境问题。然而学校公交站的垃圾桶和生活里的垃圾角,虽然进行了垃圾分类的普及,但是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是薄弱的,废弃口罩和其他垃圾混合在一起,没有得到的很好的处理,增加了病毒感染风险。”


科技·现代慈溪


落地社会实际

科技耀动慈溪

现代的设计

高端的技术

缜密的调研

为支柱产业寻找前景

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山脊》 张玉琳


当人们走进这个空间,整个墓园被隔绝在外。“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望见远处的树林和起伏的山脊,城市的杂音被过滤,只能听见树顶的摇曳和飞鸟的振翅。

张玉琳告诉小科,会想到做有关以山脊为原型的殡葬建筑形态是因为有一天她感觉到生命的渺小,同时殡葬文化面临着文化断代以及墓地面临着保持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相关性的挑战。她希望通过新的殡葬仪式空间设计,让生者以更平静、肃穆的心境去面对逝者的离去,用新的空间关系重新编写生与死。



《生命现象》 洪甘雨


这是一个基于移动端AR技术,将细胞的形式和生命新陈代谢的本质与慈溪的瓦爿墙相结合,展示和推广慈溪古镇千年历史文化的虛拟主题展览。     

《生命现象》作品的作者洪甘雨告诉小科,以AR这种特殊的媒介作为展览的方式不仅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更是走出了时间的掌握,这是一种不限空间时间的展览方式,也是给疫情当下的古镇带来一些新鲜的刺激,给宅在家里,因为疫情非常郁闷的人们一点生活的慰藉。同时也希望大家能通过新的展览方式走进古镇,打破大家对古镇历来的刻板印象,古镇不只有传统的小桥流水人家,更多的是蕴含着千百年里历史更迭中所产生的传统文化。



《新电商下慈溪市小家电产业图景》 黄宇鹏


在慈溪小家电产业面临亟待转型的产业危机之下,慈溪小家电产业的现状如何?新电商赋能又能带来什么变化?慈溪小家电产业未来在哪里?这些问题在黄宇鹏的产业图景中找到了答案。

黄宇鹏告诉小科他选择以慈溪小家电产业为研究主体,调研在新电商环境下慈溪市小家电产业发展状况是因为学校扎根在慈溪,而小家电又是慈溪的支柱产业,以此为主体进行研究更加适应于当下。同时他意在通过调研分析产业图景,服务在地设计,引导人们从新的视角去了解分析小家电这一慈溪的支柱产业。


真我·寻找自我


一个愉悦的空间

一种渴望的生活

一方独享的天地

都在这里寻求最合适的表达


《他者映射》 庄扬



“我们每个人除了真切的活在现实中,亦活在别人的认识、愿望之中。而这些不同的人对‘我’的期待,便是‘他者’。可是人又怎么能满足全世界所有人的愿望呢?”

庄扬希望借由作品表达人应该为了自己而活,在世人愿望中保有自我,才能更好的获得幸福。创作灵感来源于泥对于人的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泥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反应。无论是拉坯时的强烈“抵抗” 或是捏塑中的“温柔”表现,都让人十分着迷。羊可以温驯从群,亦可以发怒顶撞,在作者心中是很好的表现题材。人在小时候,对于自己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他者,孩子的父母往往承担此位,对其子女给予厚望。



  

我的身体里住着一群兔子》 张宇洁


当下的社会中精神障碍非常常见,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精神衰弱。本作品通过“我”的身体里住着一群免子来比喻这类群体。“我”是由一群兔子挑选、拼装并且制造出来的生物。从头发、皮肤、眼球、牙齿等身体上的基本特征都是有兔子们挑选并拼接在一起的。虽然表面上在人群中的“我”与普通人并没有区别,但心中我依旧延续着兔子们胆小脆弱的性格。

“短发女生是我对于我自身的一种外形概括,而兔子是我的内心思想与情绪具象化衍生出来的生物。是一个人内在与外在的一种结合互动 。”张宇洁希望通过这组作品来体现用自己的内心去塑造外形的过程,这也是挖掘自我认知的一种体现。


生活·反思社会

艺术是生活的镜子

生活是创意的来源

那些短了线的记忆

那些抑郁笼罩的世界

都阻挡不了我们

我们追随光的步伐


《奶奶的锅 》戴梦鲁 叶子铷 郑博之

《奶奶的锅》是一部画风独特的动画短片,描述了患上阿尔茨海默症的奶奶的生活。她生活中看到的和体会到的东西和现实中普通人的有差异性。从一口锅,讲述出奶奶心中最难以忘怀的事。动画的风格化风格是区别于写实风格所营造的“真实感”,形成新的更丰富的视觉效果。“我们的动画作品利用非真实的渲染技术,制作出更偏向于绘画的卡通风格,画面多夸张,变形,色块分割明显,与真实渲染的遵循现实光照规律形体比例依照正常人的风格不同。”

戴梦鲁说:“我们以阿尔兹海默症的奶奶的视角出发,通过幻觉现实和回忆场景的穿插,表现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眼中光怪陆离的世界,传达出阿尔兹海默症病症的可怕,呼吁人们关注这类疾病,更理解和包容患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病人。”


《此时无声胜有声——听障群体社会认同的影像表现 》徐珂


此时无声胜有声——听障群体社会认同的影像表现。本次设计是以采访的形式展现,从自身经历出发。徐珂从小与他们相识,她想如果他们能够听见,20年的时间足够让他们成为很亲近的人了,但是因为听不见,仿佛人与人的距离就被隔绝了。他们就好像成为了“另一种人”,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作品想表达的无非就是他们并不是不完美,只不过有些人是长发,有些人是短发;有些人是双眼皮,有些人是单眼皮;有些人用口语,有些人用手语……

徐珂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听障人群在主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进程中,对社会的认同充满渴望,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被看见,他们应该被给予肯定和赞赏。


共赏精彩亮点——


《PLUG-IN HOTEL》 冯雯


《智能氛围一体露营箱》  胡诗悦


《旧窑渡新生》 于妍妍


《有鸟焉》 刘晓凤


《在美食中遇见湖州的2022》

钱思慧


《黑胶音乐餐具》李灵霞


《山林一宿》陈雨菲


《望越》罗鸿宇




这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走进社会展馆的第15个年头,一年一度的优秀毕业作品展已成为学院展示办学实力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宁波帮博物馆……一大批宁波本土有影响力的展馆内都留下过我院优秀学子毕业成果的身影。学生毕业作品能够受邀进入社会展馆展陈,是宁波高校中独有的办学特色,也是学院践行以美育人、以创促人的具体行动。

梅法钗认为,“每年坚持将毕业生的作品在校内外展馆、网络平台上向社会公众展示,让社会各界来检验评价我们的设计艺术教学、研究与创作成果,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自我鞭策。”本次毕业作品展将从5月25日持续至6月16日,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来参观、交流。




责任编辑:徐姝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