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上午,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9#403会议室召开了25级本科培养方案调研工作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精心规划25级本科培养方案调研工作,为修订25级培养方案做好准备,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机制系、自动化系和机电系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分别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进行了深入讨论。
机制系研讨会
机制系的研讨会由院长蒋亚南和副院长徐世福主持。会议首先明确了调研任务的分工,从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到实地考察,各项任务都得到了细化,确保调研工作有序推进。蒋亚南认为培养方案应顺应时代趋势,往大健康方向发展,以满足社会对大健康领域人才的需求。同时,强调增加AI应用方面的课程,使学生具备前沿科技应用能力,提升专业竞争力。
会议还讨论了如何将大健康领域的知识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相结合,探索跨学科融合的可能性。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未来的培养方案应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特别是在AI技术应用方面,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自动化系研讨会
自动化系的会议由系主任虞飞宇主持。会议首先对前期开展的调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汇报,涵盖本专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利益相关方调研情况等方面。与会教师结合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当前两个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就如何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展开了热烈讨论。
会议重点讨论了上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并对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及设想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新一版人才培养方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着重加强强化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机电系研讨会
机电系的会议重点调研了同类应用型院校培养方案的方向模块、企业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问卷反馈以及前两届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与会教师结合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两个专业的发展方向。
会议提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后续将强调机器人和大健康领域,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具备机器人设计、开发与应用能力,以及大健康领域相关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则仍然关注智能制造设备设计和智能设备管理,旨在培养能够从事智能制造设备设计、开发、管理及维护的应用型人才。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将继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