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15日 星期日

图片新闻

更多+

“新”欣向荣 “专”心致志

作者:[全媒体记者]

发布日期:2024-09-12

咔嚓! “新”颜入镜

作者:[全媒体记者]谷芳芳

发布日期:2024-09-01

"流动边界" | 学院2024年优秀毕业作...

作者:孔诗涵 郑子轩 刘艺晗

发布日期:2024-05-10

“产教融合 青创未来”高校人才走进...

作者: 徐志旺 詹彤彤

发布日期:2024-04-29

高甜来袭!科院首届集体婚礼正式上映!

作者:郑子轩 陈锦涛

发布日期:2024-04-20

即刻开学!启航新旅程

作者:刘思源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4-03-03

盛装!盛况!盛情!启航2024,科院正...

作者:江佳敏 巫莹颖 黄嘉琪 张玉婷 陈锦涛 杨灿灿 郑子轩

发布日期:2023-12-30

2468斤!师生化身“捕鱼达人”畅享“...

作者:应敏健 郑子轩 甘志远

发布日期:2023-12-28

考研正当时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7

在科院 邂逅“她”

作者:[全媒体记者]李圣娟

发布日期:2023-12-14

故事

甬城甬事:宁波这首1911年发布在杂志上的师范校歌,时隔百年重新奏响了!

作者:朱立奇 陈金辉 施忆秋 任山葳 杨静雅 2020-04-10
阅读:1518

“讲舍当年改,明州焕发新光彩。教育示模楷,人师之师,人范之范……”

 近日,宁波学子、上海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邹赜韬史料阅读中,偶然发现了1911年刊载于清末宁波杂志《朔望报》的一篇曲谱和一张歌词,由此解开了“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的百年尘封。

 邹赜韬初步分析,通过与其他师范类学校资料的比对,“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写成的年份要早于其他地方近代师范校歌。通过邹赜韬的讲述,以及对多位专家、学者的采访,关于这首“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以及宁波府师范学堂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109年前的校歌振奋时代

邹赜韬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本科就读于宁波大学,现在上海大学攻读医学史方向研究生。此次“超长寒假”期间“蜗居”在家的邹赜韬利用各种数据库积极搜集家乡宁波稀见史料,摘录了不少关于近代宁波的文字、图像。根据邹赜韬提供的资料,1911年7月10日出版的《朔望报》刊登了现存最早的“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歌词、曲谱。

“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歌词分为两段,第一段宣誓该校“师范兴国、服务宁波教育”的宗旨:“讲舍当年改,明州焕发新光彩,新光彩!教育示模楷,六邑英年,乙时洪冶,危局待支,狂澜待挽!人师之师,人范之范!”。第二段笔锋一转,以农业生产规律比喻教育,积极劝学:“农事正萌芽,学业也成比例差。譬如秧初夏,由苗而莠,由蕾而花,艺圃洙林,文苑英华!年年岁岁靡已有加!”

 “从校歌歌词中就能看到蓬勃而出的朝气,词中提到宁波(明州)要焕发出新的光彩,又大声疾呼宁波、国家振兴,处处透露着‘时不我待’的使命感。《朔望报》是辛亥革命前夕诞生在宁波的一份期刊性质的媒体,所刊文章,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倡导群众强身健体,激励民心。 ‘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在《朔望报》登载可谓同声相应,是晚清宁波地方社会大变局的生动写照。”邹赜韬介绍道。


跨越时空,校歌被重新奏响

为了更好了解这首校歌的来龙去脉,记者请教了上海音乐学院的郭登杰老师。看完曲谱和歌词,郭老师表示:据曲谱判断,该校歌使用的不是中国传统曲目,应该是采用西方音乐曲调填词而成,与后来《南开大学校歌》借用《Oh Christmas Tree》曲子的情况类似。惟可惜由于曲谱作者采用了缩写名“C,P,R”,我们暂且不知究竟是哪位博览中西的音乐人拨动了近代宁波校歌的第一弦。

从1911年“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见刊算起,时间已过去一百多年。为了让更多甬城百姓重温这首校歌的魅力,音乐学硕士、宁波大学科技学院潘筱晨老师特地重排献奏。

“弹奏完这首曲子,我感到十分振奋,仿佛进行了一次跨越百年的穿越。以后,希望能与合唱团的同学们一起演唱这首校歌。历史已走过一个世纪,但歌词中蕴含的精神是值得继续称赞。” 潘筱晨感慨地表示,百年前宁波的“教育梦”,四明学子对国家的期待、对近代化变革的呐喊,仿佛都随着音符回来了。

透过校歌看校史:

宁波乃至浙江师范的起点与范本

宁波府师范学堂,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宁波士绅张美翊、陈训正等提出“鉴于义务教育刻不容缓,造就师资尤为先务”,与宁波知府商定,选址原月湖书院,建成宁波府师范学堂。这是浙江省最早的一所师范学堂。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中出过书法家、作家、哲学家。不少就读师范学堂的学子,参加“五四”运动,投身宁波早期的革命活动,从而踏上了革命的征途。为革命事业捐躯的英烈崔绍立、蒋昌林都在该校学习过。

宁波府师范学堂不同于封建时代的学堂,在课程选择上,设置了教育学、算学、博物、理化、习字、图画和体操等新式课程。邹赜韬表示,他在资料的查询中发现,国际影响极大的近代来华西方人信息平台——《教务杂志》,就曾在1907年刊出过以宁波府师范学堂为案例的教育论作。此文写道:“在宁波的师范学校里,开设了西方课程,对那些只能在星期天上课的教师,在教育理论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另一种安排是允许每周有几个小时自由时间的教师参加选定科目的课程”。文中的师范学校就是宁波府师范学堂,这说明学堂在近代化方面的努力也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宁波市志》教育卷主编、常年从事教育史研究的胡审严看到这首校歌非常重视。胡审严表示,清朝末年,朝廷腐败,百姓困苦,列强又是虎视眈眈。年青学子们渴望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因此,在朝廷废科举兴学堂后,出现新式学堂,就有了唱歌课,之后出现了校歌。目前能找到的校歌大部分创作于民国初年。这首“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刊发在1911年的报刊上,创作时间可能更早,这在中国校歌史上是具有拓荒意义的。

“宁波府师范学堂纪念歌”是国人自办新式学堂后宁波最早的校歌,也是近代浙江最早的师范校歌。“重温这首师范校歌,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近代宁波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充分说明宁波是真正的书香之城、当之无愧的东南邹鲁。”

页面直达:https://xr.nbwbw.com/info.html?news=50588_1&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