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机械加工训练中心,一艘艘乘风破浪的“南湖红船”铝制模型非常亮眼。据悉,这些红船模型是该校机械专业学生在金工实习课上花了8个小时制作而成的,也是将党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成果。
学生制作红船模型
这批红船模型的底座是澎湃的波涛,红船稳稳地停在湖上,船舱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转化为数字"100"和鼓起的船帆,船身刻着“1921”“2021”“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字样。
据悉,红船模型的设计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从前期的CAD红船二维模型设计、三维模型设计、数控刀路设计,到送入数控加工中心雕刻、加工外形轮廓、打磨细节、钳加工底座、组装模型等,每一步都需要细心耐心,且不容出错。
学生加工红船模型外形轮廓
机械航空班大一学生高驹然说:“我们2-3人一组分工合作,查阅红船资料,重温建党历史。当一艘‘南湖红船’模型终于在我们手中完成时,大家都特别兴奋,仿佛亲身参与了百年前红船里的故事。”
该门课程的指导老师孙仲兴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项目,创新项目不仅在车、铣、焊、钳等基本工艺操作上要求更加综合,而且更加需要动脑思考如何将图纸落地。党史学习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们收获颇丰。
“传统的金工实习课训练项目是让学生制作锤子,我在本学期的课上加了一个创新项目,让学生自由设计作品。许多学生选择了制作红船模型或党徽。这种上课方式激活了专业课堂、带动了学生学习热情,也将党史知识润物无声地印入了同学们的脑中。”孙仲兴老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