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由经法学院党委书记任世华带队,法律系教师胡新建、芦加人、余寅同、顾乡、丁炜炜、丁薇娇、钱桂芳、窦豆等一同前往北京盈科(慈溪)律师事务所、浙江煜华律师事务所、浙江和义观达(慈溪)律师事务所进行调研。浙江和义观达(慈溪)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益亭、北京盈科(慈溪)律师事务所管委会副主任张红霞、浙江煜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孙佰军等接待。
在北京盈科(慈溪)律所座谈时,双方聚焦教学、实践模式创新与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张红霞提出涉外法治是律师拓展业务的蓝海。双方研讨认为,法学教育应增设涉外法律实务课程,引入真实跨境案例教学,强化学生国际法律运用能力,为 “一带一路” 建设培育涉外法治人才。
在浙江煜华律所,创新合作模式成为焦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律所期望高校优化课程设置,融合经济、金融知识与法学教育。双方就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开展双导师教学等创新合作模式深入交流,旨在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卓越法学人才。
浙江和义观达(慈溪)律所的座谈中,交流围绕律师理论提升与人工智能法学展开。陈益亭强调了律师提升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重要意义。双方交流了法律智能体工具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案件分析的心得,交流了提升律师理论水平应对新技术法律问题的意见。
此次调研为经法学院 “三访” 工作重要部分,也是法律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关键环节。通过与三家律所深度沟通,学院精准把握法学教育与实务结合点,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培养更多契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推动法治社会建设。